圖:Justin
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九月底遭到凱莎娜(Ketsana)颱風侵襲,密集降雨造成近八成市區遭洪水淹沒;此次風災馬尼拉居民不分貴賤貧富,無一倖免於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風災侵襲。正當市區居民在災後急欲返家清理時,馬尼拉北部奎松市(Quezon City)一個名叫Sitio Pajo的貧民窟內,居民企盼的,並不是災後復原,而是建立一個未曾擁有過的家。
Sitio Pajo隱身在馬尼拉都會區中,由近四百戶住家組成。這個村落一年前開始和當地基金會合作改建社區,目前已有一百多戶居民入住約四坪見方、完全靠人力砌成的簡陋水泥屋;其餘兩百多戶,仍舊生活在由鏽鐵板、朽木、紙板及破布搭建而成的空間中,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房子落成。
然而,凱莎娜風災打亂了貧民窟改建計畫。計畫主持人Roger表示,暴漲的河水沖走了兩百多包還未拆封的水泥、油漆及建築用器具;連日的大雨,鬆動了徒手挖深的地基,也侵蝕了剛砌上的水泥,以及還沒乾透的油漆。村落的改建資金來源主要為企業贊助及個人捐款;Roger認為,風災過後資金籌措將更為困難。
然而,凱莎娜風災打亂了貧民窟改建計畫。計畫主持人Roger表示,暴漲的河水沖走了兩百多包還未拆封的水泥、油漆及建築用器具;連日的大雨,鬆動了徒手挖深的地基,也侵蝕了剛砌上的水泥,以及還沒乾透的油漆。村落的改建資金來源主要為企業贊助及個人捐款;Roger認為,風災過後資金籌措將更為困難。
根據當地居民口述,洪水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侵入住家、竄升到六呎高,住戶一樓寒酸的家當還來不及搶救,便全數被沖毀。居民們回想起那個夜晚,不是語帶哽咽,就是忍不住流下眼淚,臉上難掩驚恐之情。一位婦女激動地說,當時她們全都嚇壞了,洪水來得太突然,根本沒辦法應變。
然而不過短短兩週,走在粗糙的水泥街道上,幾乎看不見風災侵襲過的痕跡。湍急的河水在堤防內流動著;沿河搭成的鐵皮屋內,仍舊堆放著代售的雜貨和零嘴;婦女在河堤旁刷洗衣物,成群的孩童好奇地瞪著外來者看,然後害羞的跑開。另一端工地上,較年輕的男女已經開始改建工作,用僅剩的材料繼續蓋新房子。
長期到貧民窟服務的志工Ica Gutierrez解釋,風災對Sitio Pajo造成的衝擊沒有想像中劇烈,是因為貧民窟的問題,在風災侵襲前就已經存在。這個村落的每戶住家成員雖然動輒七八人,卻是家徒四壁,狹窄的空間內才放置幾樣家具就已顯得擁擠不堪;即使是改建後的房子,家中仍然沒有抽水馬桶及自來水系統;居民平日生活用水,全都來自天上的雨水。
貧民窟衛生條件不良。蟑螂、老鼠、蒼蠅等蚊蟲隨處可見,居民早已司空見慣;孩童們有時甚至以打蟑螂為樂。至於流行性感冒及各式傳染病,由於風災過後的連日曝曬,已經變得更加嚴重;加上營養不良、智能不足、身體腫瘤等常見疾病,Sitio Pajo需要的,其實遠比災後復元還要多。
只不過,改建社區的路還很長。Roger表示,Sitio Pajo原本預計明年七月底完工的改建計畫,被風災一亂,這個時程勢必得大幅延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