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們能做些什麼?我想這是旅程中不停讓我反思的。
我們一群人,嬌生慣養、養尊處優的,每天都待在冷氣房裡,雙眼只盯著螢幕。我們能幫他們蓋出什麼房子?
是阿,如果你問我:「你蓋了幾棟房子?」我想我會尷尬的一笑,然後跟你說我們去那邊做的事情很簡單:passing, digging, and painting.
那我們為何大老遠從台灣過去呢?我們蓋不出一幢房子、我們力氣不比他們大、我們體力不比他們好、我們甚至沒有蓋房子的技巧.....那我們到底為他們帶來了什麼?
GK說:我們為他們帶來希望。
我們Build不只是他們的家園,我們也創造了情感和關係。我們努力讓她們看到的,是他們是一群「被我們看見的人」──他們不在世界的邊緣、他們不被漠視!
我們在他們的社區裡留著汗、頂著太陽卻依舊帶著微笑,或者隨著節奏開心的跳著;雨越下越大的時候,我們還看著手邊的水泥,努力的把強縫補齊。我想我們要來做的,不會僅停留在表面;我們想要做的是更深層的意義──一種分享、團結、精神上的意義。
如果說,菲律賓人是自私的,那他就會在蓋完自己的房子後,躲在家裡吹電風扇看電視,偶爾探頭看看外面發生什麼事情;如果說,菲律賓人是分享的,那他們就可以懂得一起協助社區的人,讓人人都有堅固遮風避雨的地方。
我突然覺得我們要傳達令人肅然起敬的意念,而這也是一開始行前說明會一直提醒我們的:不要給他們錢。金錢的援助只會是短暫的,這也是為什麼不在台灣募款為他們蓋房子;因為就像德蕾莎修女說的:愛的種子要親手撒出,而且一次一粒。精神的援助比金錢的援助來的強而有力。
Melody問:我覺得我根本沒做什麼,為什麼他們這麼開心?我想,just because we being there!
我們的存在,已經為他們的生活帶來impact:新的面孔、新的語言與新的對待方式。我們是一群陌生人,卻願意照顧他們幫助他們;而且更重要的是foreigners' smile!我們的一個微笑、我們一個感激的salamat po就能換得他們一整天的愉悅,而且restored their dignity。
也許今年夏天,我們也為他們創造了美好的回憶。當地的居民會記得,有一群來自台灣的年輕人,帶給他們的孩子歡樂。
我想我真的混淆了......到底我們的付出比較多,還是收穫比較多?但我確定的是:我們都得到快樂了,我們都為彼此的夏天譜出美麗的樂章。
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真的撒出愛的種子,更不知道這種子是否真能滋長。但也許在下一次,他們搬起空心磚時,會想起我們排成人龍的模樣,或笨手笨腳的摔破空心磚;當他們拿起鏟子補牆縫時,會想起幾個女生蹲在那,吱吱喳喳的說下雨了,然後也許他們會漾起笑容,期待也好、開心也好,希望下一次再有外國人進到他們社區。
小朋友們也許會三不五時聚在一起,拿給照片來說:這是Ate Chloe(Chloe姊姊)、Ate Cindy或Kuya Peter(Peter哥哥),然後就會想起Ate Chloe送給他們什麼、抱過誰;或者他們也會記得那一天他們在天燈上寫下的願望(簡簡單單的願望卻讓人鼻酸),然後記得有某一天晚上Jeepney把他們載到另外一個site,一群人一起目睹天燈升上天空,然後擁在一起說I miss you...
So, what can we do?我們做的就是這麼簡單!我們沒有幫他們蓋出完整的一棟房子,但我們Build出更深刻意義的事情。Yes, relationship, hope, dignity, and memory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